■權威訪談
質檢實驗室能否直接為消費者提供檢測服務?如何保證實驗室結果的準確性?圍繞著有關實驗室的熱點話題,記者日前與國家質量監(jiān)督檢驗檢疫總局科技司司長武津生、中國檢驗檢疫科學研究院副院長唐英章進行了對話。
■受托檢測出具報告
不會公布食品品牌
記者:現(xiàn)在有一些消費者因為擔心食品的**,希望自己拿食品去檢測,質檢部門的實驗室能為消費者提供檢測服務嗎?
武津生:可以,但消費者需要注意兩個問題:一是要選擇取得授權和資質認定的技術機構或實驗室,且其授權和資質認定的范圍滿足檢測要求;二是要與其簽訂委托檢測合同。
記者:但我們也曾聽說一些實驗室拒絕檢測個人提供的食品,為什么會出現(xiàn)這種情況?
武津生:之前,一些實驗室對個人提供的食品進行檢測確實存在顧慮。在接受個人的檢測委托時,實驗室有時會無法判定其提供樣品的來源,無法確定委托者的意圖。如果有人故意提供不合格的食品,甚至在樣品中添加不應添加的物質,檢測結果可能會被用于不正當競爭。
唐英章:為了保證檢測的科學性和公正性,對于委托檢測的產品,我們在出具的報告中只提供檢測項目的含量,不會涉及食品的品牌等其他內容,檢測數(shù)據(jù)只對樣品負責。
另外,由于檢測儀器的設備和耗材成本很高,檢測的費用也很高。比如,對奶粉中三聚氰胺含量的檢測,費用就達上千元,對于消費者個人而言,也是一筆不小的負擔。因此我們不提倡消費者自己拿食品來檢測。
記者:但是有消費者會擔心食品**問題,甚至無所適從,消費者該怎么辦呢?
武津生:消費者不可能把每一樣產品都拿去實驗室進行檢測,我們提倡消費者更多地利用公共信息來獲得消費品**質量的情況,國內質檢系統(tǒng)都會定期或不定期地發(fā)布產品質量監(jiān)督抽查結果。
■實驗室誤差難避免
嚴執(zhí)規(guī)定可保準確
記者:不同實驗室的檢測會不會出現(xiàn)不同結果?實驗室的誤差是否難以避免?
唐英章:同樣是按照規(guī)程來操作,不僅僅是不同的實驗室對同一項目的檢測會出現(xiàn)不同結果,即使是同樣的實驗室,由不同的人來操作,得到的結果也有可能不一樣。因此檢測結果允許出現(xiàn)誤差,但要控制在一定的范圍之內,這也是一種科學的態(tài)度。
記者:怎樣才能*大范圍地減少誤差,使實驗室的檢測結果經得起考驗?
武津生:為了加強管理,質檢總局對2000年開始實施的《檢驗檢疫儀器設備管理辦法》進行了修訂,于去年11月發(fā)布了修訂后的《檢驗檢疫實驗室儀器設備管理辦法》,從儀器設備購置和驗收、登記和使用、維護和檢修、降級和報廢等多方面進行了規(guī)范。
記者:這個管理辦法對儀器老化問題是否作出了規(guī)定?
武津生:這個辦法要求使用部門建立制度,定期對儀器設備進行維護保養(yǎng)和檢修。對儀器設備超過規(guī)定使用年限,精度達不到原有要求,但仍可以承擔較低精度檢測工作的,可降級使用;對超過規(guī)定使用壽命,不具有使用價值的,作報廢處理。
嚴格執(zhí)行規(guī)程規(guī)定能夠保證檢測結果的準確性
您可能會對本公司的以下產品感興趣: